我国钢铁科技创新进展
与冶金石灰技术的发展
苏天森
进入“十二五”时期,钢铁生产在原燃料大幅度涨价等不利因素条件下,仍然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今年以来,增速明显放缓。
钢铁生产进一步稳定增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为此,“十二五”冶金石灰生产不但继续面临需求增长的压力,也凸显了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的重要性。
-
当前钢铁生产形势
2006-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5417万吨,2010年首次超过6亿吨,2011年钢产量达到6.83亿吨,年量继续超过5000万吨。但2011年第四季度产量增速已明显放缓,2011年12月增速仅为0.7%。今年一季度,粗钢产量增速继续放缓,2011年全年增速为8.9%,一季度仅为2.5%,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并未改变,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超过7亿吨。
当前钢铁生产成本最主要的是原料和能耗两项。几年来,原燃料大幅涨价使钢铁生产利润率仅为工业平均利润率的三分之一左右,2012年一季度几乎到了全行业亏损的程度。在这种形势下,钢铁科技进步的作用就凸现了出来。
二、“十二五”钢铁行业加快研发推广的关键技术
“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是钢铁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最快的时期。首先是钢铁流程朝着紧凑连续、高效低耗的方向发展,关键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和领先的水平。其次一批牵扯到生产高效、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和推行,使企业在原燃料大幅涨价的不利条件下,通过这些技术的优质降耗作用,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十一五”冶金石灰生产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冶金石灰适应钢铁生产的高速增长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
⑴冶金石灰窑的大型化进程大大加快?!笆晃濉逼诩?,钢铁企业新建的石灰窑几乎全部是300T/D以上的大中窑型,形成了以300T/D以上石灰窑为主体的格局。5年中新建的大于等于300T/D的石灰窑超过200座(包括17座1000-1200T/D的回转窑),2010年冶金石灰窑的产能已达到8500万吨/年,钢铁企业冶金石灰自给率由2005年的54%提高到65%;
⑵冶金石灰质量大大提高,冶金特、一级石灰比例已由2005年的不足60%提高到70%以上;
⑶引进各种先进窑型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已朝着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并进一步提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国冶金石灰生产钢厂自给率还不能实现100%的目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是仍未形成我国特色的主力窑型,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荷;
2、是部分冶金石灰生产企业(包括冶金行业的供灰的企业)石灰质量仅达到二、三级冶金石灰的标准,对冶金生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是各类窑型能耗水平很不平衡,低的约105kgcs/t,高的超过200 kgcs/t,甚至达到260kgcs/t。这除了原燃料条件和窑型差别外,更主要的还是工艺和热工制度的水平差距造成的。
4、是CO2回收利用一直未纳入议事日程,很难面对国家对绿色制造的要求,也使企业经营面临很大的困难。
四、“十二五”冶金石灰生产科技进步的任务与目标
“十二五”期间,冶金石灰生产科技进步应积极适应钢铁生产发展的要求,继续把提高质量和降低能耗作为主要任务,要瞄准的目标是:
⑴全部达到特、一级石灰标准;
⑵能耗:竖窑110-140 kgcs/t、回转窑小于等于160 kgcs/t、气烧竖窑小于等于180 kgcs/t;
⑶国产冶金石灰炉窑占据主要地位、寿命普遍达到8-10年;
⑷石灰窑炉基本配备CO2捕集和回收装置,努力拓展高纯度CO2的应用渠道;
⑸部分窑炉应开发余热回收利用装备与技术;
⑹开发冶金石灰在环保和其他深加工领域应用的新产品。
我们还要关注炼钢用CaCO3的技术发展,如果将替代50%的石灰,钢厂石灰自给率100%的目标将能够实现。同时直接向钢厂提供清洗筛分、合格粒度的优质石灰石的任务也将会提上日程,我们应做好产品结构调整的准备。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公布,冶金石灰作为重要的基本材料,有责任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实现自身和钢铁产业的绿色生产,为“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做出贡献。